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黎南部苏瓦内郊区一辆汽车,造成1人死亡。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当天稍早前,以军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无人机袭击行动,目标是一名黎巴嫩成员。声明称,该成员参加了黎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并指挥黎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军事行动。
黎巴嫩军队发表相关声明称,以色列继续通过陆、海、空侵犯黎主权,最近还针对黎南部和东部贝卡地区平民发动一系列袭击,此外以色列还持续占领黎领土。黎巴嫩军队在声明中称,以色列持续占领黎领土并多次越过边界,这些行动威胁到黎稳定,并对地区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黎巴嫩军队强调此类行动完全违反停火协议。黎巴嫩军队警告以色列不要在黎南部升级军事行动。黎军队指挥部确认正在密切监测局势,并会与监督停火协议的委员会和联黎部队采取必要措施。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以色列、黎巴嫩、美国和法国四方代表当天在黎巴嫩南部纳库拉举行会谈,讨论以色列与黎巴嫩的陆地边界有关问题。声明称,各方同意将成立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以色列在黎南部控制的5个据点、黎以临时边界“蓝线”及争议地点,以及以色列扣押的黎巴嫩人等问题。作为谈判的一部分,以色列同意释放五名黎巴嫩被扣押人员。特朗普宣布,美国召集黎巴嫩和以色列进行会谈,旨在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两国之间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期,美国和以色列分别对伊朗发出警告。以色列国防军新任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日前声称,2025年是对加沙地带和伊朗的“冲突年”。他表示将调整以军战略体系,包括加强针对伊朗的情报和空军力量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他已经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伊朗就放弃开发核武器计划与美国进行谈判,否则伊朗可能面临美国军事行动。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在回答媒体关于“美国总统向伊朗致函”的问题时表示,迄今为止伊朗并未接收到此类信函。
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地理政治学的热点之一,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更是复杂且充满敌意。近日,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双方的对抗不仅仅局限于言辞上的对峙,以色列更是和美国通过施加压力来推动伊朗放弃核计划。伊朗的反应并不如美国和以色列所期待的那样屈服,高调宣示捍卫国家主权,语气强硬不退让。一旦冲突爆发,石油命脉受阻,能源价格或飙升,经济震荡难以避免。美以的军事威慑能否迫使伊朗妥协?伊朗在这个博弈中又是否准备硬刚到底?
相较于以色列的疯狂挑衅和美军的积极备战,伊朗却始终是躲在家里,不愿意露头。还可以说无论以色列怎么试探、怎么挑拨,伊朗都不会在乎,除非以色列真的对伊朗本土发动大规模攻击。当然到时候伊朗也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了。所以很显然,伊朗仍然还是奉行着“韬光养晦”的发展的策略,对于伊朗来说,无论另外的地方打成啥样子,他们都不会在乎,只要血不溅到他们自己身上就行了。只要他们可以坚持到最后,就能够享受到最大的胜利果实。
尽管美国的制裁给伊朗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但伊朗并未因此屈服。相反,伊朗正在通过多边外交和军事手段逐步增强自己的区域影响力。当前的美伊对峙不仅是两国间的较量,更是全球能源安全、地理政治学格局和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的“极限施压”能否继续维持,伊朗是否会采取更激进的反制措施,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中东乃至全球的局势走向。而伊朗海军司令伊拉尼的强硬表态,已经预示着,这场美伊对抗仍将持续升级,甚至有可能在未来某个节点爆发直接冲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