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资源全称叫做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四川省成都市,股票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实际控制人是财政部,组织形式属于央企子公司,审计机构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盛和资源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有参股保险,央国企改革,小金属概念,稀土永磁,苹果概念,西部大开发。
盛和资源此公司,其核心业务围绕着稀土展开,它的角色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原料处理商”。
而在稀土产业链内部,又有两个紧密关联但性质不同的主要产品线: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这两个产品线构成了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中稀土氧化物业务收入占29%,稀土金属收入占54%。简单来说,它们是处于加工链条的不同环节。
首先,它们的原料来源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生产氧化物还是金属,盛和都需要从国内外采购稀土精矿作为最初的“口粮”。这包括参股的四川冕里稀土、美国MP公司、澳大利亚Peak公司等合作伙伴供应的矿石。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公司超过一半(55%)的矿石原料依赖进口,这为两条产品线提供了共同的起点。
原料进入工厂后,加工路径就开始分叉,形成了它们的核心区别。稀土氧化物的生产是第一步深加工,这样的一个过程主要是依靠复杂的化学手段对矿石进行冶炼分离,把混合的稀土矿分解成单一的或特定组合的稀土氧化物,比如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把矿石“榨汁”、“提纯”得到的精华粉末。看看氧化镨钕的价格趋势,就可以感觉到这个半成品市场去年的波动:
而稀土金属则是在氧化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精加工产品。工厂会将自产或外购的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尤其是氧化镨钕,投入高温电解炉中进行熔盐电解。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目标是将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出来,最终浇铸成金属锭,如镨钕金属。这就好比把“提纯后的果汁”进一步加工成了更便于直接用的“成品饮料”。
它们在用途和客户群体上也有显著差异。稀土氧化物作为基础原料,用途相对广泛。一部分会直接作为成品销售给外部的客户,比如用来制造抛光粉、陶瓷添加剂等。但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会被盛和自己的金属工厂“内部消化”,作为生产稀土金属的原料。
相比之下,稀土金属则是更接近最终应用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它主要直接销售给大型的磁性材料制造商,是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核心原材料,而这些磁体正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等高端装备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从经济角度看,两者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点也不同。稀土氧化物作为中间产品,它的毛利率虽然也不高(2024年为5.23%),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些,因为它有一部分需求是内部锁定的。稀土金属虽然理论上附加值更高,但其生产的全部过程耗能巨大,而且其价格与终端新能源市场的需求和氧化物的价格高度捆绑,波动性更大。2024年稀土金属的整体毛利率仅为0.72%,远低于氧化物,反映出在价格下行周期中,金属加工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更为厉害。
公司还有一块重要的业务是稀土精矿,约占收入的7%。这部分包括直接从参股的国内外矿山购买的稀土精矿,比如如美国MP、澳大利亚Peak,还有一个独特来源——公司在处理锆钛矿时提取出来的伴生矿物独居石。这些精矿和独居石经过简单的清洗和分选处理,就直接作为原料卖给下游的冶炼分离厂。2024年这块业务也受到价格下降冲击,公司在积极地推进海外矿山项目,想突破国内配额的限制,但这些海外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效益还不明显。
在产业链中,盛和资源的位置主要卡在中游环节,同时向上游有所延伸。它参股了国内外的一些稀土矿山,比如冕里稀土、美国的MP公司,也通过收购拥有了非洲的锆钛矿项目,以此获取稀土精矿和锆钛毛矿。不过,自有矿的比例有限,大部分原料还是依靠采购,2024年就有55%的原料来自进口。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中游的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在国内的四川、江西以及国外的越南都建有生产基地。由于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客户,自身并未深度介入到如稀土永磁等深加工环节,所以产品的附加值相对有限。
这种位置决定了公司的议价能力偏弱。面对上游,公司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实现了原料来源的多元化,这有助于对抗部分风险。面对下游,公司显得相对被动。稀土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公司的毛利率普遍偏低,像稀土金属0.7%的毛利率就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定价权的薄弱。下游客户通常是大规模的公司,公司在价格谈判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产品价格下降时,成本却难以等比例压缩,盈利空间就会被迅速挤压。
总而言之,盛和资源本质上扮演的是一个“加工商”的角色:投入现金购买矿产资源,加工后赚取差价。
公司干的是稀土和锆钛矿的买卖,属于国家战略资源这一块,手里捏着国内外一堆矿源,资源路子铺得广,算是个优势。但去年日子不太好过,稀土价格跌得狠,氧化镨钕均价掉到39万/吨,比前年跌了26%,连带公司营收砍了36%,利润缩水37%。这行当周期性太强了,价格一抖擞,业绩就坐过山车,典型的“靠天吃饭”。
看家底的线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38%左右。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方面是短期借款规模达到34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只有25亿元,短期偿债存在很多压力,需要依赖经营现金流或再融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7000多万元,同比一下子就下降81%,主要是支付了前期大量的应付账款和票据。公司账上还挂着18亿元的商誉,大部分是早年收购晨光稀土、文盛新材攒下的,其价值稳定性也与相关资产组的未来盈利能力密切相关。
赚钱能力上,毛利率5%,净利率只剩2%,净资产收益率一路掉到2%,说明股东投的钱没咋生出肉来。
公司在年报中也坦诚面临多重风险,首先最核心的依然是稀土和锆钛产品价格的波动风险,这必然的联系到盈利水平;其次是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贸易政策和地理政治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再者环保合规压力持续存在。和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控制股权的人持股比例不高(14.06%)带来的潜在控制权稳定性问题。
简单说,稀土这玩意儿,名字带“稀”,但现在全球挖出来的量其实不小,去年差不多有39万吨。中国还是老大,自家指标管着27万吨,比前年涨了小6个百分点。听起来不少吧,但关键不光是挖矿,而是后面那一步——把矿变成能用的材料,这叫冶炼分离。这一块,全球几乎九成的活儿都在中国手里攥着。老美、澳洲、缅甸也有矿,但能把矿变成高级货的厂子,海外掰着手指头数得过来,规模也大多没法跟咱这边比。不过,老外也不傻,都在使劲追,美国、澳洲那边厂子也在建,竞争以后只会更热闹。
去年这行当日子有点紧巴,东西卖不上价了。最常用的氧化镨钕,全年平均价一吨大概39万,比前年直接掉了四分之一还多!这可不是小数目。其他像镨钕混合金属、碳酸镧铈这些主力产品,价格也都是往下出溜的走势。锆钛那边也好不到哪去,锆英砂、钛精矿的价格在低位晃荡,没啥起色,那价格为啥这么熊呢,一边是供的有点多,咱们自己指标涨了,另一边是需求没跟上趟儿,全球经济啥情况大家心里有数,地缘上幺蛾子也多,下游买东西的劲头就软了,结果就是库存蹭蹭涨,像稀土氧化物,年底库存在厂子里堆的比年初高了四成多。
价格这玩意儿就是晴雨表,全球经济打个喷嚏,或者地理政治学一紧张,关税政策一变脸,需求说软就软,价格说崩就崩。而且这行当,政策的手伸得挺长,国内有指标管着,国外也把稀土当战略物资,出口限制、环保大棒随时有可能挥下来。供应链也是个雷,锆钛原料大头靠进口,七成以上得漂洋过海,船期一乱或者产地出点事,工厂就得断顿。
但长远看,这行当绑定的都是硬赛道。新能源车、风电、节能电机、航天军工、电子科技类产品,不能离开稀土。海外自己建厂减少依赖,对掌握资源的玩家来说,也可能带来新的合作或者并购机会,这是坡长雪厚的一面。
盛和资源此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成立的一个国家级别的研究单位,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中心”,简单说就是个专门研究怎么把矿产资源利用得更好的国家单位,它在2001年改制成了企业。
2012年,公司发展进入一个核心阶段:它通过借壳的方式,在A股上市。这个上市动作不简单,因为它把当时很重要的稀土业务资产注入了进来。当时我们的祖国开始对稀土行业进行更严格的规范管理,推行稀土冶炼分离许可证制度,盛和资源通过上市整合,获得了宝贵的生产指标,奠定了它在国内稀土冶炼分离行业的重要位置基础。此阶段确立了公司“稀土为主、兼顾其他”的业务根基。
上市之后,盛和资源很快意识到光靠国内不够,眼光开始瞄向全球。2015年公司收购了越南一家重稀土矿的股权,这是公司第一次尝试在海外获取资源。紧接着,2016年到2017年是一个战略大动作:公司联合美国合作伙伴,收购并重组了位于美国的芒廷帕斯稀土矿,这是美国最大也是最知名的稀土矿山。在这一个项目中,盛和资源主要扮演投资者角色,也是其产品的包销商。这个合作让盛和资源直接对接了海外的上游资源。同时期,在2016年,公司收购了持有文盛新材的晨光稀土,文盛新材的核心业务是处理锆钛毛矿,把它加工成更有价值的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等产品。这一步极大地拓展了公司的产品线,从稀土延伸到了“伴生资源综合利用”这个领域。
在技术突破上,公司摸索出了一套成熟工艺,成功回收了经济价值很高的氟、钍、钡等产品,可以说,这项技术构成了盛和资源在处理复杂矿产资源、搞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21年到2022年,公司继续拓展资源版图。在坦桑尼亚的恩古拉稀土项目,公司参股并获得长期稳定的稀土精矿供应权。另外,在老挝参与了稀土、铝土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项目。这逐步加强了公司在全球稀土和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参与度。
每天拆解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下期见。如果本期内容对你有帮助,也可以给我们点赞、转发或打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 行车记录仪视频截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亮证”事件持续引发热议,目前多个线日,被亮证当事人(网名“平头哥”)在腾讯新闻“热问”发声,称希望亮证的女司机能网上公开道歉。
当事人回应“被奔驰女司机要求让路后又被上门”:被找上门压力很大,希望涉事女司机公开道歉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8月1日,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公安机关已重视有关情况,现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
湖南永州市政府网站8月1日消息,永州市委市政府通报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2024年3月13日至4月1日,湖南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永州市开展了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
警方回应“亮证女”是公安局领导:不属实;遭逼迫让路当事人称暂无单位和工作人员联系自己:没什么压力,诉求不变
8月1日,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8月1日上午,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
歼-10C“击落”隐身战机!震撼细节罕见曝光, 导弹自己“睁眼”找目标。#歼10c #空战 #隐身战机
雷西帝牙鱼翻了,原因是? #养鱼日记 #神奇动物在抖音 #鲁伟学长 #雷西帝牙鱼
警方上门监控视频曝光,“亮证逼迫让路”事件“让路男”还原事件经过,再发声:希望纪委介入调查
8月2日,据海报新闻,广西“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当事人“让路男”再发声:“希望纪委介入调查,因为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派出所,调动村委来帮她搞定这个事情。第二个是她公开道歉。”
宗馥莉“首战”输了?并没有!十个关键问题读懂宗氏子女18亿美元“信托纠纷案”
“宗家三兄妹”为原告,娃哈哈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有了新进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
选中国还是选美国?越南和印尼给了中国同一个信号,只要解决完菲律宾,南海大局就稳了
越南那边,之前在油气开发上跟我们闹得挺凶,这阵子却悄悄坐回谈判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国家像是约好了似的,话里话外都透着同一个意思——这地方的事儿,还是我们自己商量着来比较好。